欢迎访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官方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返回  
济源示范区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2-04-24 16:00:00      来源:农业农村局      作者: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容有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示范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四个最严”“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等要求,坚持“产出来”“管出来”并举,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确保治违禁、控药残取得更明显成效,切实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风险管控 

(一)深入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巩固上一年行动成果,聚焦禁限用药物使用问题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落实“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紧密部门分工协作,展开专项督查检查、深化“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进一步夯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推动治理行动取得实效。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从源头采取有力措施,农兽药物残留得到明显遏制。推进用药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开展“下基层”“技术送上门”等活动,规范农兽药残留速测行为,发挥速测“哨卡”作用,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帮助指导生产经营者落实豇豆、芹菜、韭菜、肉牛肉羊、蛋鸡等重点品种的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性指导意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养成规范生产、注重质量的良好习惯。 

(二)开展农药兽药减量化行动。加快推进农药兽药减量使用,持续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农药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安全规范,使农药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问题基本解决,化学农药和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动物源细菌耐药趋势以及常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效遏制,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突出监管重点。紧盯容易引发风险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开展专项监测,全面排查处置风险隐患,解决突出问题。加大五一、中秋、国庆和春节等节日期间等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活动和重要节庆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应急处置。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加强与网信部门、主流媒体的沟通,及时识别并快速破除谣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对舆情和突发事件做到快报、快核、快处置,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优化应急处置装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科学实施监测计划。以定量检测1.5批次/千人目标为引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制定并实施济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一是强化风险抽检。坚持“三级监测,四季不断”,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监测,围绕重点品种和其他品种,针对不同区域、重点企业、问题产品、薄弱环节,展开全方位、不间断、多层次的风险监测,确保优质农产品有效供应、问题农产品及时被发现并妥善处置,切实发挥“雷达”威力,坚决守住农产品基地准出关。二是强化监督抽查。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用更强手段,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检对象要兼顾大、中、小生产主体和部分散户,持续优化监测参数,切实加强部、省、市联动,实现监测数据互通共享,保证问题发现率在1.4%以上。三是要强化执法办案。要推进检测与执法有效衔接,发现问题及时、精确地跟踪处置到位,确保年底完成2起以上农产品质量案件案例。

二、推动标准提升 

(六)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构建安全、绿色、优质的高质量发展农业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乡村建设等标准的起草申报。 

(七)加大标准推广力度。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海报、彩页、明白纸、手册等宣传资料,加大农业标准宣传贯彻力度,推动标准进村入户。围绕济源优势特色农产品,遴选一批产业规模较大、成熟度较高的生产基地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 

(八)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积极推动种养殖基地申报国家农产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创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示范样板,示范带动生产经营主体和中小农户按标生产。

(九)积极参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遴选。积极组织济源冬凌草参与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遴选,待申报成功后完善实施方案,强化督促指导,推动保护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参与地标农产品中国行和公益性培训活动,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三、完善制度机制 

(十)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遴选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成果,做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态管理自查,履行党政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夯实基层监管、执法、检测体系,加大人员、经费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出来”的水平,积极参与第四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遴选工作。

(十一)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督促生产者落实自控自检要求,加大农产品抽检巡查和行政执法,强化对带证农产品的监督管理。推行以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为载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线下纸质追溯和线上线下、合格证+追溯码并行模式。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鼓励产地直销农产品带证销售,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的水平。 

(十二)统筹推动农产品追溯管理。加快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获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入驻追溯平台,完善省级追溯点线上运行。在现有种植业企业注册的基础,推进畜牧、水产等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注册,推广信息化追溯技术,提升追溯应用水平,省级平台年新增用户400家以上。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作用,推动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培育选树追溯标杆企业。 

(十三)探索推进农安信用工作。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体系,试点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品牌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健全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加强日常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测和动态评价。拓宽“信用+监管”“信用+金融”等服务场景应用,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立信、守信、用信的积极性。 

(十四)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功能,配备专兼职监管人员,建立村级协管员队伍。加大镇级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基层监管人员业务素养,鼓励建立企业内控员、社会监督员队伍,探索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成果共享基础。 

四、提升能力作风 

(十五)强化责任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要求,落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把日常监管落实与重点工作落实相结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十六)加强宣传培训。举办涵盖政策解读、监管业务、检验检测技术、应急处置、标准化、追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班。积极参加国家农安讲堂,引导基层监管人员和生产经营者收看网上视频授课教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水平。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依托专家团队,利用融媒体平台宣传、专家指导和张贴安全生产挂图等形式,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增加公众消费信心,引导放心消费。   

    (十七)推进作风建设。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监管队伍作风转变,在原则问题上,不回避矛盾问题,不怕较真碰硬,不惧红脸出汗,坚决反对“四风”,着力锻造一支肯奉献、能吃苦、顶得上、出成效的监管铁军。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聚焦难啃的“硬骨头”,针对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网格化监管为切入点,制定缜密计划,开展广泛调研,加强日常巡查,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进生产基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指导农产品按规程生产,真正做到指导服务到位,监督管理有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电话:0391-6633271  传真:0391-6633265  邮箱地址:jysfqnyncj@163.com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56号  举报投诉  

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    济源示范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