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官方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技扶贫 返回  
种植业技术
发布日期:2020-03-13 07:56:00      来源:      作者: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 

  小麦条锈病是高空气流传播的流行性重大病害,具有流行性、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小麦受害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千粒重降低,重发生年份一般减产30-40%,甚至绝收。 

  一、田间症状 

  条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隆起的黄色疱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后期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 

  二、防控策略 

  准确测报带药侦查,坚持做到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望农民群众要高度重视,加强麦田普查,启动带药侦查机制,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及时防治,严密封锁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严防病点向外扩散控制条锈病蔓延 

  、防治措施 

  亩用20%氰烯·唑醇悬乳剂12037%戊唑·咪鲜胺乳剂30克25%咪鲜胺乳油6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克或30%己唑醇悬浮剂8-12毫升兑水30公斤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兼防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四、注意事项 

  一是兑药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产品说明精确量取,二次稀释,防止产生药害;二是选择无风天气喷雾,避免中午高温时施药,防止农药分解降低药效和引起人员中毒;三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重喷,以保证防治效果。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联系电话:6618990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害,形成半截麦穗或整穗干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市气象部门预报,4月中下旬我市有3次降雨过程,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时期,气候条件对赤霉病菌侵染流行十分有利。因此,我市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很大。 

  小麦赤霉病具有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特点,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小麦齐穗扬花初期见花施药是关键,希望广大农民朋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预防。 

  防治方法:亩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克或20%氰烯·唑醇悬乳剂12025%咪鲜胺乳油60克37%戊唑·咪鲜胺乳剂3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克兑水50公斤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兼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防治赤霉病时,每亩可加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70—90毫升或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15-20克+含氨基酸水溶肥水剂40克或喷施宝20克兼治蚜虫、麦叶蜂等虫害和预防干热风、早衰。 

  注意事项:一是兑药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产品说明精确量取,二次稀释,防止产生药害;二是选择无风天气喷雾,避免中午高温时施药,防止农药分解降低药效和引起人员中毒;三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重喷,若遇雨或连阴天气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以保证防治效果。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   联系电话:6618990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来源。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肆虐于非洲,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 

  二、幼虫形态特征。幼虫有6个龄期,体长1~45毫米,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典型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倒Y形纹。 

  三、危害特点。一是为害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353种植物,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等。二是食量大,危害重。玉米苗小时钻心为害茎基部,形成枯心苗,苗大后为害叶片、雄穗和雌穗。大幼虫食量大增,可将整株玉米叶片吃光,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40%以上繁殖能力强。30天可完成1个世代,1头蛾可产卵500-2000粒。 

  四、防治措施。要抓住低龄幼虫(3龄前)的防控最佳时期,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2、应急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选用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虫螨腈等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避免使用高毒农药,避免伤害自然天敌,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   联系电话:6618990 

               

  辣椒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市小辣椒生产规模目前已发展到1万余亩,主要栽培品种有“枥木三樱椒”、“天鹰椒”和“子弹头”等。然而,落花落果现象已成为小辣椒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产量影响很大。据调查统计,一般落花率在20%-40%,落果率在5%-10%。因此,分析小辣椒落花落果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对指导椒农生产非常必要。 

  1  引起的原因 

  1.1生理上的原因 

  1.1.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尤其在枝叶徒长的条件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而导致落花落果。 

  1.1.2开花结果时植株消耗大量养分,特别是盛花期,开花数目增加.养分消耗过多,致使花朵养分供应不足,造成落花。 

  1.2  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影响 

  1.2.1  气温过高或过低,使小辣椒的花朵发育不良而脱落。因花粉萌发最适温度为20-26度,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7-22度,高于或低于这一指标,都会影响花粉萌发或植株生理活性而引起落花落果。另外,高温常伴有强光,使植株在强光下引起光呼吸,甚至受到灼伤,使盛夏季节落花落果严重。 

  1.2.2  低温多雨寡照或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渍水或高温干旱使花粉发育不良。同时也是产生病害的诱因,造成落花落果。土壤渍水,导致根系缺氧,发育受阻,时间过长导致根系腐烂、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土壤过于干旱,加之地上部高温蒸发量增大,影响植株对肥水的吸收和运转,造成植株生理失调而落花落果。 

  1.2.3施肥过多或不足造成落花落果。小辣椒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为1:0.5:l,若施氮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甚至诱发多种病害;若施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降低对开花坐果的养分供应。 

  1.3  病虫害的影响  小辣椒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日灼病等。近年来,我市小辣椒发病较重的有两大病害,即病毒病和疫病。特别是病毒病发病普遍,且蔓延迅速,究起原因是高温、干旱和重茬造成。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螨虫、棉铃虫、烟青虫等。它们有的直接侵害或危害花果,使之脱落,有的侵害或危害植株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使植株生理活性降低或造成植株死亡,间接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地影响了小辣椒的产量。 

  2 防治措施 

  2.1  培养壮苗  壮苗是开花结果的基础,同时壮苗有较强的抗病性,因此,防上落花落果应从苗期开始,加强苗床管理,一是配制优质营养土,营养土要疏松肥沃;二是有充足的育苗面积;三是加强地温管理,适温为15-20度,防止“沤根”;四是争取光照时间。 

  2.2  合理施肥、浇水 

  2.2.1  施肥  根据小辣椒需肥总量较大特点,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盛果肥,早施后劲肥原则。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尿素lO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5公斤。在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追肥,追肥应以人粪尿为主,若追施氮肥,要搭配磷、钾肥。另外,在花期注意喷施硼肥和钙肥等,追肥次数应根据长势而定。在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冲施一次稀薄且腐熟过的人粪尿或沼渣、沼液。开花盛期不宜多施氮肥,以免徒长;结果期应及时追肥浇水,以人粪尿或沼渣、沼液为主。 

  2.2.2  浇水  小辣椒根系较浅,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差,而地上部果实发育与叶片蒸腾需水量却较大,且根系不耐水淹,若水分过大易引起旺长,若偏旱果实坠秧.定植后浇一次水,始果期浇水要“见干见湿”,盛果期早晚小水勤浇。 

  2.3  及时排涝,避免根系缺氧“沤根” 

  2.4  喷施激素  为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落花,可用0.0025%-0.003%的对氯苯氧乙酸(PCPA),在花期喷花,效果很好。 

  2.5及时防治病虫害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在开花结果期,重点防治好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日灼病一般不用药。对于虫害,以防蚜虫、菜青虫、螨虫、棉钤虫、烟青虫为主。注意要选择对应的高效低残毒的广谱杀虫杀菌剂防治,用量严格根据农药标签说明进行配制,以免产生药害。或造成植株死亡,间接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地影响小辣椒的产量。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园艺工作站   联系电话:6617851 

  越夏番茄生产解决方案 

   

  底肥(亩用量):脲甲醛复合肥(16-16-16)40千克+沃田微生物菌剂120千克。此步满足作物生长养分的基本需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健壮,拮抗土传病害。 

  第一步:620日定植前,20毫升亮盾+10毫升锐胜+50毫升阿速勃根(氨基酸肥料)30斤水蘸穴盘。此步防治定植后土传病害以及白粉虱、烟粉虱的侵染,促进缓苗。 

  第二步6月26日缓苗水后,20毫升阿米西达+20毫升锐胜+200NCD-2枯草芽孢杆菌+50毫升阿速勃根(氨基酸肥料)对30斤水灌根400株。此步是秋季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步骤,系统防控土传病害、叶片病害以及虫害侵染,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健壮,持效期30天以上。 

  第三步:7月8日,阿速勃叶(氨基酸肥料)600+磷酸二氢钾150倍喷雾,7天一次,连续使用3次。此步主要调控植株健壮,控制徒长,促进花芽分化,根据植株实际长势酌情使用。 

  第四步:7月24日,10%呋虫胺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此步主要杀灭白粉虱、烟粉虱成虫,减少虫媒传毒。 

  第五步:8月1日,健达1875倍液+加瑞农500倍液喷雾;8月2日,复合精油10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亩旺特)1500倍液喷雾。此步是结果期保健型防病关键用药,系统防治结果期真细菌病害;并且针对开放性棚室环境白粉虱、烟粉虱防控,减少虫媒传毒和煤污病污染。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园艺工作站   联系电话:6617851 

  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技术 

  农村沼气设施业主是沼气报废安全处置的责任主体,各镇农业服务部门要指导农村沼气设施业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做好沼气报废安全处置工作。 

  一、前期准备: 

  1.废弃沼气工程四周应设置好警戒带、警示标志、隔离设施等,防止闲杂无关人员进入。重点防范沼气漏气、沼气压力失衡、漏电、火灾、高空失坠、溺水等引发的安全事故。废弃沼气工程要及时拆除填埋处理。 

  2.拆除沼气池前,要事先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发生人(尤其是儿童)或牲畜摔伤、淹溺等安全事故。随后清空沼气池料液,打开所有盖板,保证池内空气流通,依次拆除沼气灶具、沼气管材管件、沼气净化器等配套器材。 

  3.下池作业前使用甲烷检测仪或动物试验确认池内安全,禁止使用引燃的方式清除池内剩余沼气,防止爆炸、失火和烧伤。 

  二、拆除程序 

  1.施工顺序为先拆除沼气池池盖、进料管、出料间等设施,然后再拆除池墙。在拆除池墙时,要设置支撑,防止池坑垮塌。 

  2.报废沼气池的土方回填应从深到浅分层进行,填好一层拆除一层的支撑,不能事先将全部支撑拆掉。回填时要注意池坑旁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塌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现场并及时处理。 

  3.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施工,注意不得将其它物件堆放在支撑上。 

  4.报废沼气池填埋完成后,在原沼气池池体位置设置固定标志,便于今后其它工程勘测、建设等需要。 

  5.对建在猪圈下沼气池的拆除,在保证地面建筑安全的前提下,无需拆除池墙等内部设施,直接用土方回填或混凝土灌浆技术回填。 

  三、对未拆除沼气工程的管理 

  对尚未实施拆除填埋的废弃沼气工程,应停止进料和运行,及时关闭设备及部分沼气、沼液管道阀门,去除沼气气密装置,全面检查各类管道、阀门、贮气设施、脱硫净化器、电气设施、池口盖板、扶梯爬梯、扶手栏杆、作业平台等各类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特别要仔细检查各类池口盖板是否破损或缺失,如需用临时盖板替换,必须采用强度达标的水泥现浇盖板或钢板并固定严实,严禁采用简易盖板;如无法替换应在盖板有破损或缺失的池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针对不同的沼气设施处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农村能源管理站   联系电话:6612301 

      

 

  农村户用沼气春季安全管理技术 

  随着气温回升,沼气池的产气率逐渐提,为保证广大沼气用使用,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强化沼气安全运行和管理。 

  1.沼气池是否在用,其进料口、出料口(水压间)、活动盖等均应严格加盖,以防人畜掉落入池 

  2.严禁随意揭开天窗口上面的防护盖。 

  3.沼气灯、沼气灶和输气管道附近不能存在柴草等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气源再灭火。 

  4.使用沼气时,若电子点火器不能正常使用,需用引火物点火时,应先点燃引火物,再开开关。 

  5.严禁在沼气池周围吸烟或使用明火,要教育小孩严禁在沼气池边和输气管道上玩火,严禁随便扭动开关。 

  、对冬季没有运行的沼气池要做“一查、二控、三堆沤、四搅拌”。 

  一查:检查沼气池是否有冻裂漏气的地方,包括池体及管道,若有要及时进行修补;二控:料时控制原料的碳、氮比,注意所加原料浓度不能太高;三堆沤:入池前要先将原料进行堆沤5-7天;四搅拌:主池发酵期间进行充分搅拌,加快沼气池的启,提高产气 

  、对冬季正常使用的沼气池要做到“三勤、一保证”。   

  1.三勤:勤查、勤换、勤测。勤查是指经常检查池体有无冻裂损坏,检查管道气压表等配件是否完好;勤换是指勤出料勤加料,出多少进多少;勤测是指经常测定发酵液的PH值并及时调节,保持沼气池内料液酸碱度在6.5-7.5范围内。 

  2.一保证:平时要保证沼气发酵环境不遭破坏。严禁加入农药、杀菌剂、洗涤剂和生姜、大蒜等辛辣类物质。 

  正确做好沼气池进出料工作。 

  1.进出料数量。一般户用沼气池,每隔7天进出的料以5%为宜,或按每立方米沼气池进20公斤鲜粪。 

  2.平时进出料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原则上出多少进多少、先出后进二是出料时应使池内料液液面不低于主池与进料间和出料间连接处的上沿,以免池内沼气从进料间和出料间的上沿溢出。 

  3.大换料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大换料前20—30天,应停止进料,以免浪费发酵原料二是维修沼气池需要大出料时,应清除沼气池内的全部残渣和料液,并要严格按照沼气检修方法进行安全检修。 

  加强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 

  对确定需要报废的沼气设施,要按照沼气设施相关标准、办法,农村沼气设施业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拆除、填埋。拆除时,要清空池内沼液、沼渣,防止因产气而引发安全事故,能填埋的则应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予以填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报废条件进行报废登记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农村能源管理站   联系电话:6612301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电话:0391-6633271  传真:0391-6633265  邮箱地址:jysfqnyncj@163.com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56号  举报投诉  

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    济源示范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