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官方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告公示 返回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2-20 16:38:00      来源:      作者: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文件

济管农〔202169

需添加word中的图片内容,请使用从文件导入功能~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梨林镇、五龙口镇、克井镇、轵城镇、承留镇、下冶镇农业服务部门,局属相关科室、单位:

为切实做好济源示范区耕地轮作工作,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1116号)精神,结合济源实际,特制定《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425

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做好济源耕地轮作工作,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1116号)精神,结合济源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开展轮作是统筹推进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各要充分认识耕地轮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和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以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为引领,持续推进耕地轮作工作。

(一)统筹推进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全面绿色发展,突出生态保护,开展综合治理,推动构建可持续的轮作制度和模式,切实保障济源粮食安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着力提高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总目标,科学设置轮作技术路径,努力提高当前济源供需偏紧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推进农产品供给动态调节,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三)兼顾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轮作,对承担轮作任务的农户给予必要补助,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同时,鼓励各因地制宜,自主推进耕地轮作。

二、轮作任务、补助对象及标准

(一)轮作任务。省厅2021年下达济源耕地轮作任务为2万亩,以各镇预申报轮作大豆面积为基础,确定以五龙口、梨林等六镇为主要轮作区域,承担轮作任务。

(二)补助对象及标准。补助对象为自愿承担轮作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并符合轮作技术路径要求(玉米—大豆轮作,具体指2020年同一地块种植的秋作物是玉米,2021年改种大豆),给予每亩不高于150元的现金补助。

三、实施步骤

(一)落实轮作区域。根据济源承担的任务,2020年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民种植意愿确定区域,具体由各镇摸底排查,以符合耕地轮作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为基本单元,要求50亩以上(含50亩)连片规模种植。实行属地管理,由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向当地行政村、镇政府进行申报。在轮作区域内的大豆轮作享受政策补助,轮作区域外的不享受补助。

(二)下达轮作任务。将耕地轮作任务下达到轮作区域所在的镇、行政村。镇、行政村按照农民的种植意愿,将轮作任务分配到户、落实到地块。

(三)签订轮作协议。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轮作镇、轮作村要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要求,切实抓好落实。轮作镇与轮作村签订轮作协议、轮作村与承担大豆轮作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签订轮作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轮作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登记造册公示。大豆播种后,轮作村对承担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落实情况登记造册,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镇、村、面积、一卡通号、手机号。轮作村将轮作清册汇总加盖公章后报轮作镇,各镇根据行政村上报的清册,组织人员对轮作情况进行核查,经镇核实无误后,在村委会政务公开栏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由镇统一汇总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75日前上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五)核查落实情况。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对各镇上报的轮作清册组织相关部门,通过走访农户、查看资料、实地察看、遥感监测等方式,对轮作区域内大豆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并采集地块四至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轮作镇,予以纠正。核实无误后,各镇在轮作村委政务公开栏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

(六)开展地力监测。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农技部门要科学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点,每1万亩轮作面积布置1个耕地地力监测点,在今年大豆种植前、收获后采集土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化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跟踪耕地地力变化情况。

(七)落实补助政策。第二次公示完成后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将轮作补助清册送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示范区财政金融局根据补助清册将补助资金通过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系统兑付给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耕地轮作工作顺利开展,各轮作镇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轮作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落实、政策宣传、检查督导、调度协调,全面落实。

(二)细化落实方案。围绕济源耕地轮作工作的开展,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要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各项实施任务进行分解,根据实际,细化轮作工作操作程序,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强技术服务。农业农村局成立“耕地轮作”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发布技术意见,指导承担任务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掌握技术要领。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发放技术服务明白纸、发送短信、微信等形式,宣传推广优良品种,普及配套先进栽培技术;并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开展针对大豆的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四)加强督促检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对耕地轮作工作开展督促指导,重点是推动任务落实、资金落实、技术落实和指导服务落实。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试点地块种植作物变化情况,掌握替代作物种植情况确保任务、资金、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持续跟踪轮作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科学评估轮作制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五)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加强对耕地轮作工作的管理,规范项目实施程序,严格做好清册等文件资料的存档工作。要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一经发现挤占、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情况,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六)做好项目总结。轮作镇及有关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资金执行情况、工作经费安排、技术服务开展情况、政策实施效果、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等进行总结,加强材料收集,建立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按节点顺利完成,项目工作总结于1030日前上报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建平

电  话:03916633711 

邮  箱:jynyk@126.com

附件:1.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耕地轮作大豆工作专家技术

指导组

2.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大豆任务表

3.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大豆信息填报表

附件1

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耕地轮作大豆工作专家技术指导组

为做好济源耕地轮作大豆工作,按照《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现成立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耕地轮作大豆工作专家技术指导组:

组  长:李新旗(局种植业科)

副组长:潘进军(市农技推广中心 农技推广研究员)

        孙红霞(市植保植检站 农技推广研究员)

卫元军(市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成  员:薛龙毅(市植保植检站 农技推广研究员)

        孔素娟(市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陆全红(市种子管理站  农艺师

李  伟梨林农技推广区域站  高级农艺师)

        邢秋生(克井农技推广区域站 高级农艺师)

        黄文霞(轵城农技推广区域站 高级农经师)

        孙树卓(王屋农技推广区域站 农技推广研究员)

            张建平(局种植业科  农经师)

专家技术指导组职责: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生产指导,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难题。

工作方式:采取包镇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其中,潘进军、孔素娟、李伟、张建平分包梨林镇、五龙口镇;卫元军、邢秋生、孙树卓、陆全红分包克井镇、下冶镇;孙红霞、薛龙毅、黄文霞分包轵城镇、承留镇。

专家技术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种植业科李新旗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大豆任务表

序号

轮作大豆面积(亩)

备注

1

五龙口镇

13000

2

梨林镇

5500

3

克井镇

3000

4

轵城镇

200

5

承留镇

100

6

下冶镇

200

合计

22000


附件3

济源示范区2021年耕地轮作大豆信息统计表

序号

姓名
            
(主体名称)

身份证号

手机号码

地块数

面积

(亩)

一卡通账号

四至及拐点信息

备注

合计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1425日印发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电话:0391-6633271  传真:0391-6633265  邮箱地址:jysfqnyncj@163.com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56号  举报投诉  

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    济源示范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