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
为做好我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0﹞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河南省2020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编制申报文本,由所在县、市农业农村(畜牧)部门行文,于2020年7月13日前报送省农业农村厅。
省农业农村厅奶业处联系人:刘粉 0371-65917091
省饲草饲料站联系人:牛 岩 0371-65778890
张晓霞 0371-65778756
13598015869
邮 箱:hnsscslz@126.com
附件:2020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20年7月6日
附件:
2020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基础好、在增加苜蓿产量和提高苜蓿产品质量方面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基地,为奶业发展提供优质苜蓿草产品,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奶牛综合生产能力和牛奶质量安全水平。项目建设任务6.2万亩,项目建成以后,示范片区苜蓿单产水平明显提高,旱作条件下年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灌溉条件下年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苜蓿草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国家标准2级以上,粗蛋白含量达到18%以上,相对饲用价值达到125以上。奶牛饲喂示范片区苜蓿产品后,生鲜乳质量明显提高,乳蛋白含量达到3.0%以上,乳脂肪达到3.5%以上。
二、基本原则
——突出优势,合理布局。集中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重点支持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及土地资源、水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突出的地区,提高优势产区的苜蓿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草畜结合,协调发展。鼓励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苜蓿生产企业与奶牛养殖企业(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苜蓿生产与奶牛养殖有机结合,提高奶牛科学养殖水平,严防项目建设和奶牛养殖“两张皮”现象。
——专业生产,示范带动。按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社和企业的潜力,加强关键技术应用,促进饲草生产加工方式转变。同时,充分发挥示范片区带动作用,提高苜蓿产业整体水平和素质。
——政策引导,多元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场)和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四类主体的积极性,鼓励配套整合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及时间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优先支持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苜蓿种植。
(二)实施标准
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苜蓿种植基地给予补助。
(三)补助内容
一是推行苜蓿良种化。适应不同区域和种植条件,更新品种,推广使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苜蓿优良品种。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苜蓿种子丸化包衣、根瘤菌接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集成技术。重点推广应用刈割压扁收获、茎叶同步干燥、收割机械组装配套、高密度草捆加工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完善苜蓿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三是改善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地、修建排碱渠和灌溉设施,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和灌溉条件;修建仓储设施,配置和扩容储草棚、堆储场、青贮窖、农机库等。四是提升质量水平。配备检测设备,对苜蓿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保证苜蓿草产品质量。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上述内容中各有侧重。
四、申报对象和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
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场)和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二)申报条件
1、集中连片。申报单位具有适宜苜蓿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土地,相对集中连片,面积500亩以上;需提供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土地租赁合同。
2、严格资质。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
(1)合作社:成立1年以上(2019年7月1日之前)的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2)饲草生产企业:现阶段从事苜蓿草产品生产,注册资本200万元(含)以上,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与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场)有苜蓿草供求关系的企业;
(3)奶牛养殖企业(场):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场)。
五、实施方式
(一)申报流程
1、编写项目申报文本。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撰写《2020年河南省XX县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提供项目方案中要求的证明材料。
2、县、市初评。项目单位向所在县农业农村(畜牧)部门提交项目申报文本和有关证明材料,县级农业农村(畜牧)部门审核后行文上报省辖市农业农村(畜牧)局,省辖市农业农村(畜牧)局对项目进行初评,提出初评意见,并行文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省本级项目申请单位直接行文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3、省级审核确定。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对确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和建设任务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
(二)报送要求
各地农业农村(畜牧)部门于2020年7月13日前逐级行文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同时报送项目实施方案、相关附件及证明材料,用A4纸胶装成册,一式6份,并提交包括附件在内的PDF和word格式电子版材料至hnsscslz@126.com。
(三)验收方式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及时向县级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单位验收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初级验收;省辖市项目主管部门应在县级提交验收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备案,省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适时进行抽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
切实加强示范片区建设工作,逐级落实项目责任。项目单位法人是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全过程负责。项目县(市)负责组织本县(市)的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和后期管护等工作,并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合规性负责。省辖市负责指导县级做好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强化监督管理,严格绩效
市县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时间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根据年度绩效目标,严格绩效考核,对示范片区苜蓿草产品产量和质量、饲喂奶牛效果、生鲜乳品质等进行跟踪监测,确保示范片区建设产量和质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侵占补助资金,严禁套取国家资金。
(三)成立专家组,加强技术服务
成立项目专家组,在苜蓿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干草调制等关键环节,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苜蓿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提高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四)认真总结,广泛宣传报道
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和经验,不断完善示范片区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宣传项目建设对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和提升奶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树立典型,引导社会各方关注苜蓿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全省优质奶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20年河南省XX县高产优质苜蓿示范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联系人/电话:
通讯地址/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项目主管部门(盖章):
填报日期:
2020年*月
一、项目实施背景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
项目建设基础,主要包括苜蓿种植面积,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场)三类申报对象的种植情况、分布区域(经纬度)、单产、质量、饲喂奶牛效果等。
二、项目实施目标与建设标准
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及预期收益。
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的项目考核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项目建设标准,细化相关指标。
三、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主要开展的工作和项目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苜蓿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收贮和加工比例;苜蓿病虫草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工程设施、田间灌溉排供体系建设数量及规模(表1)。
四、项目单位与任务分工
项目参加单位,承担任务量,经费分配等,并详细说明项目承担单位情况(表2)。
五、项目组织和保障措施
项目组织单位和组织方式,包括项目申报方式、管理方式、审查方式、验收方式和监督检查方式等。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扶持政策、技术支持、宣传发动、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措施。
六、项目单位意见
七、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八、市级初评意见
九、主要相关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2、项目单位适宜苜蓿标准化种植的土地证明,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土地租赁合同(租赁剩余年限在7年以上)。
3、项目单位为奶牛养殖场(合作社)的,需提供当地畜牧部门备案表。
4、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