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官方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告公示 返回  
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申报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公示
发布日期:2022-03-04 14:51:00      来源:      作者:     
 

申报材料:


近年来,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守“执法为民、服务三农”宗旨,加强“四化”建设,全面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荣获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中国渔政亮剑2021”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成绩突出集体、河南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单位、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河南省农业系统服务型执法现场会在济源召开。 

一、打造三个优势,实现队伍建设标准化 

2020年挂牌成立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14个执法大队,拥有137名执法人员,形成“1+14+137”的执法体系。一是学习培训“实”。实行“每月模拟考试、双月集中考试、季度随机抽考”的学习培训机制,出台学习奖惩办法,近三年来,组织模拟考试30次、集中考试18次、季度抽考12次,编发考试通报30期。二是人员结构“优”。137名中本科以上学历94人、占69%。三是队伍素质“高”。荣获全省畜牧兽医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济源行政执法优秀单位5次;12人被评为“河南省动物检疫技术标兵或能手”,其中1人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确保三个到位,实现装备设施现代化 

一是经费保障到位。将执法经费列入年度工作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到位,仅2021年经费就达到2319.9万元。二是阵地建设到位。建设“五室一中心”,即案件询问室、案件听证室、集体议案室、行政调解和接待室、物证室、办案中心,打造一站式办公条件。三是装备配备到位。配备执法车辆10辆、摩托车31,执法船艇5艘,渔船GPS定位系统100套,执法记录仪等必要设备60部,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200余台,连接行政视频会议系统,对码头实时监控,实现了农业执法高效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健全三个机制,实现行政执法规范化 

一是健全全员办案制。打破岗位界限,全体执法人员参与办案,形成人人会办案、人人能办法、人人办好案,近三年来,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87起,共没收违法所得9903.5元,罚款404077.3元,没收不合格饲料1605公斤。二是建立“三统一”案件审核制。所有案件统一入口、统一审核、统一入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近5年来,没有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败诉案件发生。三是创新执法工作机制。创新建立禁渔期“433211”执法工作机制编制行政执法流程,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先后2个案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优秀案卷,20个案卷荣获全省优秀案卷。 

四、围绕三个重点,实现营商环境法治化 

一是重信用强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3年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306家、执法人员85人,对不规范的85家企业整改或立案,常态化监管倒逼行政执法规范化。二是法治先行广宣传。通过张贴通告、悬挂标语、发放告知书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尤其是禁渔期间,建立“33321”法治宣传法,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三是专项整治保安全。先后开展瘦肉精、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济源农业农村工作营造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获批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全国农村改革试点,2021年济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94.2元、同比增长8.6%,居全省第二位。


公示期:2022年3月4日-3月10日(五个工作日)


附件: 申报表.pdf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电话:0391-6633271  传真:0391-6633265  邮箱地址:jysfqnyncj@163.com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56号  举报投诉  

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    济源示范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