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069/2021-00123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机关: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7月30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49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49号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49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陈瑞忠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 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高规格召开了党工委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对全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出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济源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性文件,2021年6月15日,济源示范区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统筹各级规划编制,立体推进市、镇、村规划。加快“市镇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布局市域城乡国土空间。起草了《济源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规划纲要》,积极落实“一镇一精品”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精品村,以点带面促进乡村建设持续提升,自2021年起,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建成20个精品村、100个示范村。一是制定了《济源示范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济源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明确了工作任务、建设标准和补助政策。明确了在东部平原地区重点建设“美丽田园”,以“美丽田园”带动美丽乡村发展,打造以梨林、五龙口为主的东部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带;西部山区重点挖掘景观和文化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打造以王屋、邵原、下冶为主的西部山区农旅融合示范带;近郊城乡结合部村庄建设要与城市建设协调和衔接,打造以思礼、承留为主的城市近郊综合示范带;沿黄村庄紧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以坡头、大峪为主的沿黄示范带。二是印发了《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联镇包村工作制度(试行)》,实行示范区领导联系镇分包精品村工作制度,区直部门组建包村小组,区属重点企业明确精品村建设联络员,分包精品村。三是各镇(街道)明确专人专班,认真分析研判精品村区位优势、现状及建设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做好年度工作计划谋划,建立了《美丽乡村精品村年度建设台账》。各包村企业、各包村单位工作队伍已建立,并与所包村(居)进行对接。

        二、突出抓好“三篇文章”。坚持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发展乡村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起草了《济源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济源示范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济源种植饲用玉米3.5万亩、大豆2.3万亩、蔬菜制种3.5万亩、烟草0.8万亩;果香源6000头奶牛观光牧场和伟恒牛业有限公司均具备奶牛养殖条件,已累计引进奶牛5362头。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出台了《济源2021年农口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农旅融合、沟域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及林果花卉、特色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和生态高效养殖业等六大重点招商方向,截至目前,农口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4个,其中新开工、新签约项目20个,续建项目2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2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三是宣传推介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5条,其中一日游线路7条,两日游线路4条,四季游线路4条,先后在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运城市、晋城市5市召开了乡村旅游推介,共邀请旅行社400余家、媒体100余家,新媒介(抖音平台、各类网站、自媒体等)宣传300余次,微信朋友圈转发济源乡村旅游线路相关信息等近十万人次,有力提高了济源乡村旅游的知晓度。据统计,各个景点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花石村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团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30%;俏花匠今年5月份客流量同比增长30%,营业额同比增长20%;五龙口温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客流量达4100人,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2%和10%。四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先后组织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河南省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项目9个、共计12102万元;扎实推进15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建8个、续建7个,已完成投资2.81亿元。

        三、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明确了加强垃圾杂物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农村废弃(闲置)畜禽养殖场所整治力度、提升村容村貌、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等六项工作任务。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月督导、月点评、双月互评等机制,组建专项督查组,加大督导检查,共组织11个镇和玉泉街道开展了对调互评检查2次,专项督导检查3次,督导检查84个村(居),交办问题台账600余处。排查废弃(闲置)畜禽养殖场所320余处,占地约279亩,圈舍面积14.4万平方米;已拆除废弃(闲置)畜禽养殖场所111处4.8万平方米,村庄及干道沿线形象有了明显提升。是全面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印发了《济源示范区农村户厕改造问题大排查与整改工作方案》,就户厕改造问题大排查与整改的目标、时间、排查的内容和排查的方式方法进行明确要求,成立了户厕改造督导专班,全面督导问题排查与整改工作,现场交办、限时督办,截至目前,下发督办通知5期,建立问题台账7个镇14个村,确保10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建立《示范区领导领衔推动深化农业农村重大改革清单(2021年度)》和《农村改革专项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台账》,一是积极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积极到邵原镇白坡崖、思礼镇涧南庄、梨林镇北瑞村调研,实地了解延包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召开“学党史 悟思想 扎实推进农户承包地延包试点工作”研讨会,指导试点村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启动“济源消除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的相对薄弱村,特别是不足1万元的44个重点村,力争到2021年底实现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万元以上。三是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河南省家庭农场示范市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国家试点,对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据进行审核完善,将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纳入名录管理,有序开展2021年度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发展。

        五、加大支持投入力度。一是继续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保留并调整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二是鼓励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2021—2023年,每年对精品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进行评审,对当年实际完成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精品村,示范区财政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奖补,每个村年度奖补不超过200万元。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按标准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工作报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同时,列支930余万元党建经费,用于支持基层加强阵地建设、开展组织活动。持续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21年确定项目试点村11个,每个村给予50万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感谢您们对济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1年7月2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农业农村局 0391—6835135

联系人:宋新阁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电话:0391-6633271

地址: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56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