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069/2023-00107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机关: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3年03月27日
标  题:
​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2023年济源“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2023年济源“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局属各科室、各单位:

现将《2023年济源“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327

2023年济源“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防控是保单产、稳总产的关键举措。为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风险分析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植保部门预测,结合济源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2023年济源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285万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粘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构成较大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重大病虫”发生面积103万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高,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小麦条锈病常年在豫南发生,是河南省小麦两大病害之一,若天气条件适宜,极有可能传入济源;穗蚜、麦蜘蛛、小麦白粉病小麦茎基腐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1万亩14万亩、14万亩和5万亩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玉米“四虫一病”发生面积90万亩次。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二代粘虫中度发生,其中三代粘虫存在局部暴发成灾的风险,预计发生面积6万亩次;玉米螟、棉铃虫全市中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37万亩次和24万亩次,其中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在部分地区发生程度明显偏重。玉米南方锈病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发生面积10万亩。

(三)大豆、花生重大病虫害。预计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12万亩次,虫害主要为棉铃虫、甜菜夜蛾、大豆蚜、大豆造桥虫、大豆食心虫病害主要为大豆叶斑病。预计花生病虫害发生面积4万亩次,虫害主要为棉铃虫、甜菜夜蛾、叶螨,病害主要为花生叶斑病。

另外,东亚飞蝗在黄河滩区总体偏轻发生,但仍有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监测防控工作不可丝毫放松。

二、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河南省农业农村厅《2023“虫口夺粮”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济源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适时应急防治,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全力实现“虫口夺

”保丰收,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确保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统一组织实施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统防统治或绿色防控面积28万亩次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45.6%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力争达到56%以上;通过防病治虫实现“虫口夺粮”。

三、技术路线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指导方针,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协调应用生态调控、免疫诱抗、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实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茎基腐病、蚜虫、麦蜘蛛“五病”防控。小麦赤霉病突出预防为主做到“看天施药”,一旦预报抽穗扬花期连阴雨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组织喷施对路药剂进行预防。要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注重轮换用药、科学用药,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小麦条锈病突出监测预报,一旦发现发病趋势,立即确定发病区域,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危害。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在重点发生区突出抓好小麦返青期达标防治。小麦白粉病在重点发生区做好抽穗灌浆期达标防治。小麦蚜虫达标区域,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严防危害成灾。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棉铃虫、南方锈病“四虫一病”防控。草地贪夜蛾:加强监测,及时预警;进一步强化监测阻截带布控,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做好生物生态控制,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粘虫:麦收时降低留茬高度、清除播种行麦秸;密切关注灯下外来蛾量,突出早查早治,抓住3龄前低龄阶段,在进入暴食害期以前集中统一防治,防止局部暴发成灾。玉米螟:坚持压前控后,做好苗期、大喇叭口期防治,压低田间虫量,减轻后期发生程度和防治难度;收获时做好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口基数。棉铃虫:在3龄前抗药性较低时,及时防治,提高防效;做好花生、蔬菜等作物上棉铃虫防治,减少后期向玉米田转移虫量;玉米收获后,每隔2-3年做好土地深松深耕,破坏化蛹场所,压低田间虫量。玉米南方锈病:密切关注天气条件,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流行势头,立即喷药预防,压制流行势头,严控大面积流行危害。

(三)大豆、花生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大豆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叶斑病的防控。

(四)果蔬等绿色防控。在果树、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区,综合“替、精、统、综”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简便有效、农民乐意接受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促进绿色防控措施推广应用,增加绿色防控实施面积。

四、重点任务

围绕虫口夺粮”目标,精准施策、环环相扣,切实落实好以下四项任务。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植保部门要加强重大病虫害源头区、常年重发区监测调查力度,密切跟踪、准确掌握发生消长动态,适时启动重大病虫周报制度,重大虫情当日即报。要加强大田普查和专家会商,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二)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自防自治,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科学防控;确保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统防统治全覆盖。

(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扎实推进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市建设,要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要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

理,促进农药减量化。

(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持续强化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指导,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坚持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宣传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成效,营造良好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农业农村厅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应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要求,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技术服务。及时印发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和指导意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发挥百名技术人员包百村作用,要深入生产一线,加大田间农作物病虫害的调查、观察和检查频次,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通过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增强农民群众主动防治意识,为工作推进营造良

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促指导。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专家指导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促落实制度,采取日常沟通联系和关键时期现场指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电话:0391-6633271

地址: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行政区二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90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56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42